• 全站

在线留言:

*
换一换

中国化学工业百年发展大事记

2021年7月1日,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。百年来,中国共产党在磨难挫折中成长,在攻坚克难中壮大。这里,小编将带您一起穿越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,回顾1921年建党以来在不同时期的中国医药发展大事记,致敬一代代医药人接续奋斗、勠力同心,为医药行业发展创造出来的光辉成就。述往思来,向史而新,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,向建党100周年献礼!

建国前-战火的夹缝中求生存

1.1

1921年-1949年国际制药大事件

这段时期的国际上有两次里程碑大事件,预示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化学制药工业的到来:首先是1921年多伦多大学研究人员Frederick Banting(弗雷德里克·班廷)及其同事首次从狗胰腺中提取分离出可以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,胰岛素后来进行工业化生产和销售;第二个是1928年亚历山大·弗莱明(Alexander Fleming)首次发现青霉菌,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生产了这种药物,挽救了数千名士兵的生活。

1.2

1921年-1949年国内制药大事件

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这段时期,是中华民族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抗争史。这段时期中国制药工业基础薄弱,国内制药业在夹缝中求生存,求发展。上海信谊化学制药厂自行研制出一种磺胺类药物,及时填补了进口消炎抗菌药严重不足的缺口;部分医学院校克服办学条件艰苦的诸多困难,研制抗战期间需要的药品;边区军民成立制药厂,如八路军野战卫生部卫生材料厂提取柴胡的有效成分,研制出第一支肌注中药注射液“瀑澄利尔” ,这种新研制的药剂能够主要治疗流感、回归热、产褥热、肺结核发展期发热,并能对付顽固疟疾。

建国初期的中国制药业

1949年建国初期,中国几乎没有现代制药工业,仅有中药饮片、手工操作的制药作坊及少数由外商等开办的医疗用品工厂。在解放战争期间,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,苏区红军除了在前线一致对外抗敌,部队后方人员还要负责伤员的救治工作。这种情况导致红军缺乏足够的时间、人员、精力开展药品生产,且受限于当时的药品制作技术水平,专门的药品生产机构无法设立。

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制药业

(从“一五”至“五五”计划)

“一五”计划(1953—1957)

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。

医药领域大事记

1953年,抗生素大厂-华北制药厂作为“一五”计划重点项目紧急上马;新中国第一部《中国药典》-1953年版《中国药典》颁布实施,收载531种,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。

“二五”计划(1958-1962)

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通过。

医药领域大事记

1958年1月,华北制药厂正式投入生产,生产的青霉素和链霉素可以大量满足我国人民需要,改变了依靠进口的局面。

“三五”计划(1966-1970)

1965年9月,国家计委将修改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汇报提纲报送中共中央。

医药领域大事记

“三五”计划的具体任务是: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,逐步改变工业布局;部分化学药品生产除满足国内需求外,还可以支援东南亚部分国家。

“四五”计划(1971-1975)

1970年,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将经过修改的“四五”计划纲要(草案)作为会议参考文件印发。

医药领域大事记

“四五”计划的主要任务是:狠抓钢铁、军工、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建设;大力发展新技术,赶超世界先进水平,制药行业发展相对滞后。

“五五”计划(1976-1980)

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通过《十年规划纲要》。

医药领域大事记

1978年生化制药归口管理时,全国大约有188个生化制药单位,但大部分厂房简陋,设备落后,规模较小,有些只是肉类联合加工厂下属的一个综合利用车间;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成立;国务院颁布《麻醉药品管理条例》;1977年版《中国药典》颁布实施,收载1925种。

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

转轨时期的中国制药业(从“六五”至“九五”计划)

“六五”计划(1981-1985)

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。

医药领域大事记

新中国第一版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》编制完成;1982年版《药品生产管理规范》印发试行;1985年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》公布实施;1985年版《中国药典》颁布实施,收载1489种。

“七五”计划(1986-1990)

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。

医药领域大事记

1988年版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(GMP)发布执行;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成立;1990年版《中国药典》颁布实施,收载1751种。

“八五”计划(1991-1995)

1991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。

医药领域大事记

《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定(试行)》实施;卫生部发布第一号《国家中药保护品种》公告;新中国第一次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举行;1995年版《中国药典》颁布实施,收载2375种。

“九五”计划(1996-2000)

1996年3月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。

医药领域大事记

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,到1998年,化学制药工业国内能生产24类1400多种原料药,34种制剂剂型4500品种;生化制药工业企业约289家,约778品种;2000年版《中国药典》颁布实施,收载2691种。

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后的中国制药业(从“十五”计划至“十三五”规划)

“十五”计划(2001-2005)

2001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。

医药领域大事记

中国已成为全球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之一,是全球最大的药物制剂生产国;成为世界疫苗产品的最大生产国,可以生产预防26种病毒的41种疫苗,年产量超过10亿个剂量单位,其中用于预防乙肝、脊髓灰质炎、麻疹、百日咳、白喉、破伤风等儿科常见病的疫苗生产量达到5亿人份。国产疫苗在满足国内居民防病、治病的同时,已开始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疫苗产品,用于其他国家的疾病预防;中药出台了《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》,颁布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》;2005年版《中国药典》颁布实施,收载3217种。

“十一五”规划(2006-2010)

2006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。

医药领域大事记

从“十一五”起,国家将“五年计划”改为“五年规划”;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。“大卫生部”体系形成;科技部、卫生部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国务院十六个部门联合发布《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(2006-2010年)》;2010年版《中国药典》颁布实施,收载4567种。

“十二五”规划(2011-2015)

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。

医药领域大事记

2015年版《中国药典》颁布实施,收载5608种;“十二五”期间210个创新药获批开展临床研究,埃克替尼、阿帕替尼、西达本胺、康柏西普等15个1类创新药获批生产;中药质量控制与安全性技术水平提升;生物药(重组人戊型肝炎疫苗)全球首家上市;PET-CT等一批大型医疗设备和脑起搏器、人工耳蜗等高端植入介入产品获批上市;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。

十三五”规划(2016-2020)

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。

医药领域大事记

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,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,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,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,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,医药行业迎来全面机构改革,国家医保局、卫健委等部门成立,医药改革重塑医药行业顶层设计,为后续医改继续纵深前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在医改战略方面,以“三医联动”为核心的医改,从供给端(医药)、支付端(医保)以及使用端(医疗)进行联动式改革;2020年版《中国药典》颁布实施,收载5911种。

中国制药产业如何形成全球影响力

(“十四五”规划)

“十四五”规划(2021-2025)

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审核,2021年3月,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。

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是十四五规划实施元年。

● 2021年3月,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(2021-2025年)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(以下简称国家《规划纲要》)的决议,本纲要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,明确政府工作重点,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,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,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。

● 第十四个五年(2021-2025年)规划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,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,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、集群化、生态化发展。国家《规划纲要》关于制药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的相关领域的发展定位如下:

前瞻谋划未来产业

在类脑智能、基因技术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,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,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。在科教资源优势突出、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,布局一批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,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、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供给。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,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,加速形成若干未来产业。我国已形成强大的制药工业供应链,创新能力越来越强,中国制药实力一步步强大起来,更加坚定了加快推进我国从制药大国到制药强国跨越的信心。

参考文献

[1] 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



上一篇:
下一篇: